1945年建立起来的世界正在我们眼前瓦解。在这崩塌造成的一片喧嚣中,耳朵灵的人还是能听到一个背景音,它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事关企业的存亡。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今天身居高位的人明天不知下场如何;强大与弱小不过是不断在变化的状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品质。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 Français
人们理应感到担忧,因为这个不断转动的世界充斥着潜在的冲突与焦虑的喊叫。但也不是没有值得令人赞叹的一面:数十亿人正在走出贫困;技术突破不断涌现;我们每个人都和世界紧密相连。面对全球性挑战,答案已经开始形成,或许目前还不能够药到病除,但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多问题的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向悲观主义举手投降是荒唐的:我们所处的时代实际上充满了希望。但过去那种为追求进步而进步的陈旧观念却再也骗不了谁了。进步的确让更多人受益,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问题,比如环境破坏,不平等加剧,以及普遍性竞争。现在,这种竞争因为全球数字化而更加激烈。
推动当今世界转动的是融合。和这一大潮流比,孤立主义者不时做出的表态显得小家子气,不过是昙花一现。技术融合通过各种网络和统一标准将全世界连接起来;贸易融合实现了价值链的全球化,使得更多企业在全世界布局。我们还看到了生活方式和文化标志的融合,虽然这一进程很复杂又很让人焦虑。还有政治融合,正面例子是COP21,反面例子是不对称战争的全球化,以及秘密信息战。
即便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移民危机此起彼伏,世界还是不可阻挡地朝着融合的方向前进。事实上,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移民危机正是这一融合最明显的迹象,融合本来就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候,所有的利益攸关方,不管是个人、企业、机构还是政府,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和巴黎高科评论都成立于2010年,我们所处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两大重要特点:以全球视野为指导;以锐意创新为核心。
从最早期的接触,到后来更深入的交流我们发现两家机构合作的意义越发清晰。我们觉得再次以新视角审视这种合作关系是对杂志的读者负责,也是对我们目前和未来的伙伴负责。
理解创新
我们回到上文提到普遍性竞争做具体阐明。在当今世界,全球竞争影响所有行业、所有参与者,从初创企业到传统公司,无一不是如此。
全世界似乎都换成了加速档,在此背景下,要成功,就必须创新。成功现在靠的是速度,而不仅仅是体量。未来属于飞的最快的那只鸟。谁勇敢的迈出大胆的一步,谁不怕麻烦找到还在萌芽阶段的市场、新兴的产业,谁就拥有未来,大、小企业都是如此。大学也一样,需要迎接新知识,并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机会。
国家经济体也是如此。正如法兰西学院教授Philippe Aghion的研究表明:在过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基于技术模仿,但现在是靠创新驱动,强劲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入竞争。Philippe Aghion教授得出了两条结论:第一条,在一个开放和创新的经济中,在新的企业和就业岗位被不断创造出来的同时,很多企业和岗位也正在被摧毁。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生活在熊彼得的世界。第二条,对于企业,更不用说政府,奋力保持其领先地位十分关键,研发比过去更具战略意义。
同时,创新又不能靠下命令实现。机构、政府和企业必须要努力推动创新,为创新创造适合的条件——这是全球竞争的核心。
要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光是有预算和政治意愿还不够。理解是第一位。也就是说,要彻底地把自己沉浸在这个环境里面。
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当今世界知识传播的方式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但新的方式不会替代旧的方式,反而会使旧的方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过去,知识的传播是垂直的,由有权威的人自上而下进行。而在新方式下,知识的传播是循环进行的。因而在循环过程中,原本的知识又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人们不再是仅仅传播知识,而是共同参与一场富有创造性的对话。在这样的循环中,各类人群都能参与进来,通过他们的反馈来充实知识。
要实现知识的循环,我们首先必须要有多元的视角、经历和专长。学术研究和实体经济中的试验必须相长。如今在学术界,跨学科对话十分关键。在这个时代,“大学”一词蕴含的博大、博采之意才真正展现出来。
因而“卓越”一词也有了新含义。一所大学是否卓越不再是量化的。不再是看她培养出了多少名诺贝奖得主,或者多少财富500强的高管,而是看她是否具备活力;不再是看她如何照本宣科地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看她有没有接受新鲜事物的胸怀,愿不愿意坚定地接受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一所卓越的大学不再仅仅代表传统,而是代表未来。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这个词早已被滥用,但讲到创新和全球竞争的问题时,用“生态系统”却毫不为过。因为当今的全球竞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发生需要真实的场所,比如校园、社交网络、咖啡机旁、硅谷等等。这也正是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的宗旨。在巴黎这样一个人才聚集、思想碰撞之地,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是学术的先驱。她与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国际一流大学在合作与竞争之间找到了平衡,现在共同携手加入了全球创新的循环中来。
巴黎创新评论同样也是一个——虚拟的——思想碰撞的中心,促进了不同知识来源、不同世界之间的对话:自创立之初,它就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交流的平台,科学家、经济决策制定者、年轻的企业家都能在这里发出他们的声音。这是它的商标,也是立刊之本。
创新的场所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你不可能像组装机器一样去组装生态系统,也不能靠下命令来创新。一个生态系统必须从它周围的环境——或者称之为它的生物多样性——中汲取养分。这个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组成部分的多样性。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这颗冉冉升起的学府其实自成一套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结构、技能、途径汇聚在这里,在保持生命力的同时,也不断培育自己的独创性,同时还不断融合。
当然,“光之城”的创新生态系统不仅仅包括高等院校或是实验室里诞生的初创企业。该系统还包括成功的公司、机构和智库。该系统更蕴含一种文化,一个创新池,一种社会性,其突出特点是对话以及对外部世界保持开放心态。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可以在滋养该生态系统、为其注入活力,以及促进交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巴黎创新评论正是帮助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而又关键的平台。它同时还促进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巴黎以其沙龙文化而在历史留下了“卓越超群”的美誉。在21世纪,一份期刊也可以是一个开展对话的沙龙:对话以英语、中文或法语开展,通过翻译,各国专家可以进行对话,他们的思想可以相互碰撞出火花。
如今,高层国际论坛不胜枚举,像是达沃斯、Jackson Hole会议等等。但是,这些论坛的与会者都是同行业或者同级别的人。而在一期巴黎创新评论中,既包括像弗朗索瓦·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这样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也包括像纳拉亚杨·莫西(Narayana Murthy)这样的印度杰出实业家,还有艾略特·科恩(Elliot Cohen),纽约一家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可以说这是全球化理想的又一鲜明展现。
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和巴黎创新评论自豪地培养一种全球视野。这不仅是为了凸显巴黎在创新中的地位,也不仅是为了为全球化尽一己之力,也不只是为了用英语、法语、中文告诉全世界的人最激动人心的消息(不久后葡萄牙语版本也将上线)。我们这样做是想将一个理想变为现实:构建一个城市,让各路思想汇聚,她拥抱卓越,欢迎不同的观点,对世界充满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