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版) 法国 英国 中国

分类: 从上海到巴黎

“从上海到巴黎”系列之五:没错,气度!

苍笑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留学生 / 2015-04-25

看一国教育之未来,从其如何在“气度”与“经济”之间进行选择,或许即可见一斑。中国目前因种种客观条件限制,做到如欧洲教育如此慷慨的程度或许还不现实。但既然要精打细算,不如就从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款项使用的监督开始,而导致重量不重质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也早该改改了。


 

“所以当你们来到巴黎综合理工的时候,就是综合理工的学生了,享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权利,我找不到什么理由把你们和其他途径入学的学生区别对待。”

开学第二周,巴黎综合理工的校监Yves Demay先生与包括笔者在内的5名来自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学子会面,并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席间这句话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Yves Demay先生满头银发,无边框眼镜让他的眼睛显得深邃。虽然有着将军的头衔,他却并没有军人的魁梧,相反,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儒雅的气质。只是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平静无波,却自有一番不容置疑的沉凝气度。

没错,气度。

这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从此,我们也要穿着综合理工的制服参加各种典礼;而这所学校则要负担每人每年两万欧元的教育费用和每月600欧元的生活补贴(如果学生没有其他奖学金),学生因此能够不因经济问题而分心学习;而在我们走出综合理工的时候,学校也会像其他所有学生一样,帮我们规划,联系继续深造的学校或是就业单位,等等。

不只是说说,它意味着真正的一视同仁。

“综合理工作为一所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全球化是世界的趋势,今后的学生在工作中必然遇到不同的文化,他们要了解并学会与不同的文化相处,因此,我给所有留学生的建议是,不要总是和自己人待在一起,多和法国学生交流,让他们也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也希望你们喜欢法国的文化。”Yves Demay如是说。

每年,综合理工都会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各领域大师为学生做讲座,与企业界、政界和科学界名人对话的晚宴难以计数,一切都由学校埋单。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却又不满足于此,能够跳脱出狭隘的民族主义,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氛围,和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借鉴——做到这点,前提必须是抛弃骄矜,秉怀谦逊。

其实不仅仅是综合理工这样的高校机构,整个法国日常生活处处体现出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25岁的年轻人在周末节假日可以免费乘坐所有公共交通;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对残疾人士、18岁以下不限国籍、18~25岁的欧洲人或在欧洲就读的年轻人免票,免票的对象还包括相关领域专家和艺术家、军人。哦,还有,每个月第一个星期日对所有人免票!

是的,这里的理念是鼓励年轻人多出去走走,多见识本民族文化,不论是本国人还是留学生。对于艺术家免票是对相关研究的鼓励,对军人免票是对其贡献国家的勉励,而每个月一次的全民免票日则是对本国文化的推广。

笔者想起很久以前读过的一篇触动颇深的文章。文章大意是阿根廷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包括流浪汉。有意思的是,该国流浪汉在进入图书馆看书前,也都会自觉地把手洗干净。试想,在严寒的冬日,有这样一个地方,温暖、干净、舒适、安静,不管你是流浪汉,还是身居显位的政客、富甲一方的商贾,在知识与书籍面前差别尽弥。

曾任阿根廷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只是这天堂的背后,要力排众议,做出这样一个犹如摩西分开红海、共工撞破不周的壮举,需要怎样的气度。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此话出自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学校的气质,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气质,所谓“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一个气度恢弘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常常不会狭隘。知识容易习得,气度却难养成。于笔者而言,在这样一所学校最大的受益不是免于负担学习费用,而是获得超脱的气度和广阔的视角。

当然,气度需要实力或代价。欧洲很多国家的历史建筑保存良好,是因为政府年年负担修缮,年复一年;福利制度完善,是政府在埋单。虽然政府的钱最终来自民众,高税率、高赤字也常为人诟病——但你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看一国教育之未来,从其如何在“气度”与“经济”之间进行选择,或许即可见一斑。中国目前因种种客观条件限制,做到如欧洲教育如此慷慨的程度或许还不现实。但既然要精打细算,不如就从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款项使用的监督开始,而导致重量不重质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也早该改改了。

 

>>本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