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法国为人类培养了大量出色的、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却少有听闻像斯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那样惊才绝艳的创新传奇。
参加巴黎综合理工招生面试之前,笔者接触过几名来自该校的法国交换生。他们负责为参加面试的学生讲解面试内容、应试技巧,以及模拟面试。在此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紧密联系实践的思考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当真正与这群人整日一起学习、旅游、厮混,笔者才体会到,虽然在外表、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有着巨大差异,但深入到本质,我们却又如此地相似,包括同样人生阶段上同样的心理状态——那个留着络腮胡、看起来比我们成熟许多的家伙,也“不过是个高中刚毕业、稚气未脱的熊孩子”(一位同学语)。和我一样,这些刚刚从预科毕业、进入大学这个“自由世界”法国学生,正处在人生中的“后高中时代”。
在“后高中时代”,他们还没有油滑到学会钻制度空子;不会在枯燥的介绍会上玩手机(哪怕早已神游物外);不会翘掉不点名的课;不会利用成绩评价机制而巧妙、迅速地积累学分……
但另一方面,进入大学解锁了更多娱乐选项,有些人开始投入狂欢。开学一个月以来,每个周末都有聚会,平时每两到三天就有一场派对,名目繁多,却场场爆满。周末的集体旅行常常是星期五上完课就出发,星期天深夜才回来。这让笔者想起在国内上大一时,学习轻松加上远离父母,花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自然更多些。
虽然法国人的解释是,聚会的总是同一批人,他们即使在宿舍也是不会学习的。美国高校间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定理,学习、社交、睡眠三者只可取其二,放弃学习选择社交的大有人在。
但重要的是做出选择。处于“后高中时代”年轻人,似乎普遍拥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对未来的人生和职业缺少明确规划。笔者最近进行了一项简单的小调查,随机找了十几名刚进入巴黎综合理工的法国学生,问他们是否考虑过毕业后要从事的职业,除了一名明确想当法医的女生外,其他人的(表面)答案都是完全没有想过。
高中没想过,大学还很长,不妨先玩玩再说——笔者大一时的心态就是这样。由于法国教育体系的特点,预科的作用实际是让高中延长了两年(如果复读的话很困难是三年四年),因此按照国内体系计算已经大三的笔者,很容易理解这种“后高中时代”的心理状态。
可以佐证的是,法国高中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先努力学习,然后再思考”,至于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能带来什么,以后会明白的。很多法国教育界人士已经认识到这种理念的弊端:缺少思考的学习是无法持久的,学生不仅找不到继续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在娱乐天性被压抑之后的突然释放中迷失。历史上,时为“军校”身份的巴黎综合理工就曾被路易十八以“纪律涣散”为由解散过,第二年才以“皇家综合理工学院”为名重建。
反观中国当前的中学教育似乎恰恰走了另一极端——很多初中高中的所谓“名校”、“超级中学”,就通过或明或暗的“成功学”价值观引导与灌输,将考上理想的大学与“梦想”、“成败”相联系甚至等价,制造竞争氛围,进行一种功利性的学习和教育。然而在缺少阅历和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媚俗(又译“刻奇”)的力量是可怕的。若非本就对人生理想有着明确清醒的规划,学生很容易流于“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
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学习与思考的平衡方面,中法两国在大学之前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以成绩为评价标准、升学为导向的路径。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自然无暇思考今后的发展、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也许正因为这点,法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与美国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相比,创造力相对平庸。
但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法国学生又比中国学生更胜一筹。法国教授授课伊始便将理论和应用案例结合讲授;预科考核题目也非常灵活,很大一部分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在一定程度对“先学习后思考”的偏颇起到了纠正的作用。
所以不得不承认,法国为人类培养了大量出色的、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却少有听闻像斯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那样惊才绝艳的创新传奇。
无论如何,对于习惯用bac+X(高考之后的第X年)来计量大学生活的法国学生来说,“后高中时代”不会很漫长,随着真正步入成年和现实考验的来临,他们很快将迎来思想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