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牌匾在巴黎比比皆是。在这座城市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中漫步时,常常能不经意地在街角的墙壁上发现一块类似的牌匾,有木头、金属、大理石等材质,大小各异,上面的字样却基本相似,以“Ici est tombé(e)…”(这里曾倒下……)开头。
在游客的行程表中,卢森堡公园(Jardin du Luxembourg)并不是什么非去不可的著名景点,大概因为巴黎的历史、艺术瑰宝数量繁多,这片坐落在巴黎拉丁区的花园并不算扬名海外。但倘若讲起它的历史,巴黎不少景点恐怕都要相形见绌了:花园始建于1611年,由法国亨利四世的皇后、意大利贵族之后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édicis,1575-1642)命令修建。这位王后出于对故乡翡冷翠的思念,出资招募了数名工匠与园丁按照其童年的记忆修建了华丽的花园以及附属的王室建筑。
法国参议院位于公园里最大的建筑——卢森堡宫内。今天的卢森堡公园为法国参议院的地产,可供游客参观的部分仅限于室外的花园绿地。尽管如此,卢森堡公园仍旧是一个不错的休闲去处。初到巴黎的那个周末,笔者和几位同学便前去造访这座昔日的皇室花园。它现已成为大众的活动场所,草地上散落着不少雕塑作品,常有人坐在草地上野餐或闲谈;几座喷泉周围总是围坐着许多市民与游客;在公园中漫步时,总能遇见绕着围栏慢跑的人。
公园的东南角坐落着旺多姆官邸(Hôtel de Vendôme),曾经是一座私人官邸,现在则是法国另一所著名的工程师学校: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Écolenationalesupérieure des mines de Paris)的校址。虽早对这所学校的大名多有听闻,无奈时值周末,我们仅在这座建筑外绕行了一圈。这是一座狭长的建筑,邻圣米歇尔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而建。尽管身处巴黎最繁华的几个街区之一,这里的街道却异常安静,人行道上只有寥寥数名行人匆匆走过。面朝大道一侧墙壁的样式是常见的巴黎风格,灰色的墙上镶嵌着木制的窗格,石材表面自然形成的小孔给建筑外墙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花纹。
当我们沿着外墙走过时,一面特殊的墙壁吸引了我的注意:与其他墙壁上细微的凹凸不同,这面墙壁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洞坑,靠近地面的外墙已经部分脱落,露出的是更加斑驳的内墙。
这是风雨的侵蚀?还是建筑的老化?这面墙壁正中央悬挂着的一块石匾回答了我的问题,上面写着:“BOMBAREDEMENT DE PARIS 20 JANVIER 1918 COMBATS DE LA LIBERATION DE PARIS 25 AOUT 1944”(巴黎大轰炸:1918年1月20日;解放巴黎战:1944年8月25日)下方另外一块略小些的牌子上则这样写到:
“JEAN MONTVALLIER – BOULOGNE
MORT POUR LA FRANCE
A VINGT-QUATRE ANS
DANS LA LIBÉRATION DE PARIS
25 AOUT 1944”
(JEAN MONTVALLIER – BOULOGNE在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战斗中为法国牺牲,时年24岁)
简洁的词句与围绕着它的密布于墙上斑驳的弹孔互相呼应,在此时此刻营造了一种宏大的悲壮感。我站在人行道上,注视着这面伤痕累累的墙,尝试在脑海中补写71年前这名巴黎青年在这里倒下的场景。或许就在另一头的街角他刚刚击毙了几名党卫军士兵,在乘胜追击中遭遇冷枪,又或许他被守军的火力压制在这面墙壁下,不幸牺牲了生命……墙上密布的弹孔赋予了这个故事无限的遐想,更为巴黎的解放增添了一种英雄主义色彩。
这样的牌匾在巴黎比比皆是。在这座城市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中漫步时,常常能不经意地在街角的墙壁上发现一块类似的牌匾,有木头、金属、大理石等材质,大小各异,上面的字样却基本相似,以“Ici est tombé(e)…”(这里曾倒下……)开头。在西岱岛附近的街区中、凯旋门下的地铁站里、拉丁区的市民小学门外,都有着这样一块牌匾——数量不多,但是相当引人注目。无一例外地,这些在解放巴黎战斗中牺牲的人们的名字都写在了牌匾上,并且可以在一个名为“La Libération de Paris”(巴黎之解放)的网站上查询到他们的相关事迹。
对于为国捐躯之士,法国从来不吝惜他们的崇敬之情,因为这也是法兰西历史的重要部分。在综合理工学院帕莱索校区的广场上树立着一尊青铜色的雕塑:在街垒之上、加农炮旁边,一名身着校服的学生举剑向前方发起冲锋。这尊雕像描述的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生路易·瓦诺(Louis Vaneau,1811-1830)在1830年七月革命期间在巴黎参与街垒战斗而牺牲的历史事件。瓦诺的事迹成为了综合理工学院校史的重要部分:每年国庆阅兵后,会有一队学生前往瓦诺的墓前以示哀悼;从2012年起,学校的校歌亦改为一首以他为主题的颂歌。
歌颂历史上为自由捐躯的斗争,立起雕像和纪念碑来纪念那个年代,是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哪座城市都会做的事情;宏大的历史场景让人着迷,历史的巨变与悲壮的战斗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但是巴黎记住了这个巨大的历史布景下的曾经登台的人物,哪怕他们只是在舞台上匆匆闪过的一名市民、或一名学生。
正因为有这些为了自由与独立而冲锋的小人物,也正因为巴黎对他们的铭记,才使今日多了一份了对自由的保障。71年后的今天,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里还铭刻着他们的名字与事迹,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老人或是妇孺,每个人在走过这个承载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街角时,都会知道谁曾为了他们而在这里倒下。就在这面密布着弹孔的墙壁对面,当人们在圣米歇尔大道的书店里评说大革命与世界大战,读着在当时力挽狂澜的大将军们的传记时,他们会想起这群小人物:虽然没有人给他们立传,不过这并没有关系,因为巴黎就是他们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