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版) 法国 英国 中国

分类: 从上海到巴黎

“从上海到巴黎”系列之二十一:当历史遇到生活

苍笑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留学生 / 2015-09-15

虽然两国对建筑的修缮工作都侧重于外观的保护,但中国更多的是翻新式的修整,建筑一般会停止使用独立出来,即使还在使用的景点也是表演性质居多。而法国在允许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则是力求外表的“整旧如故”。


记得刚来巴黎的时候,在马术组聚会派对上,笔者问一个住在巴黎的法国同学:“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景点?”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无处不在。”

某种意义上,这并非虚言。除开遍布巴黎角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巴黎市中心的楼房大多有着数十上百年的历史,而且由于及时全面的修缮,大多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可以说,漫步在巴黎街头比之参观景点更加能体会欧洲建筑的神韵,而若是在清晨大小商铺开门前走在巴黎的街道上,恍惚有穿越到上个世纪的巴黎之感。为了保护巴黎市中心的风貌,所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都只能在环外建设,最重要的是,和国内所谓的古镇名城相比,巴黎市中心的这些住房从未停止使用过,因而充满生机。事实上,这些足可称为历史文化建筑的小楼,居民仅仅拥有使用权,不能改造楼房结构,改变楼房用途也需要有关部门批准,使用权的转让也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备——尽管存在着诸多限制,巴黎市区的住房依然有价无市:能够在小巴黎市区拥有一套住房,是家族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

此外,巴黎的景点级建筑似乎永远都在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笔者先后两次路过先贤祠,一次恰逢圆顶维修,那著名的证明地球自转的傅科摆也未能转出;一次改为修缮正门,只能从半边正门进入。这些动辄历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修缮计划所带来的是更高质量的修复效果,在保证建筑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建筑的历史风貌,并没有显露出国内人造古城那样急于求成的肤浅仿古风格。虽然历史上先贤祠也曾发生过天花板上石头掉落的意外事故,总体而言巴黎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情况和国内相比要更胜一筹。

记得此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大意是说世界上那些令人惊艳的著名建筑摄影,如果把镜头拉远,就会将周边杂乱的建筑群囊括进去,而破坏掉整体的美感。事实上,这种感觉更多地是来自周边建筑与历史建筑风格上的不统一。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的“旧城改造”热潮中,在“旧城换新貌”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历史建筑被改建成统一的现代化高楼,导致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与周边建筑风格的割裂,所以国内“景点”的观念才会特别强烈。此外,国内景点的修缮多少有点翻新的感觉,欧洲的景点其实就穿插在市中心的建筑群中,不过由于周边建筑风格大多保留着完整的历史风貌,没有明显的翻新痕迹,景点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有种“大隐隐于市”之感。笔者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德国特里尔见到的尼格拉城门(“黑城门”),从市中心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周围的商业街仅仅在建筑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在一家饭店坐下来,品尝特里尔特色菜,耳边是德国颇为地道的英语,远处的黑城门若隐若现,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活力交织在一起,不同于没人居住、展览般的建筑群,在这里,建筑融入建筑,历史融入生活。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的背后,需要法律的保障,这方面法国做的比较到位。1840年,法国公布了首批保护建筑567栋。 1887年,法国通过了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规定了保护文物建筑是公共事业,政府应该干预。1962年,法国通过了保护历史街区的著名法令——《马尔罗法》,立法要求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制定保护、利用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严格管理,对区内建筑不准任意拆除,维修改建等也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咨询、评估和同意,国家将给予符合规划要求的修整自助,并享受税赋减免优惠。1983年又立法设立“风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区”,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相关的地区。

当然,这样浩大的修缮工程和繁多的历史建筑管理必然要大量的预算支持。以2003年为例,我国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费用大约是40亿人民币,日本这方面的预算相当于1000亿人民币,而法国则是2000亿。仅2004年修缮巴黎圣母院南墙悬臂端头4个尖塔花费97.4万欧元,正面北塔的修复尚未完工,预计花费521.3万欧元。巴黎六区的圣叙普利斯教堂修缮工程法国政府更是一次性拨款3000万欧元,第一期修复工程预计5年。而从长期来看,这些历史文化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意义,也会拉动旅游业的兴旺发展。

从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的认知上,中法也存在着一些不同。虽然两国对建筑的修缮工作都侧重于外观的保护,但中国更多的是翻新式的修整,建筑一般会停止使用独立出来,即使还在使用的景点也是表演性质居多。而法国在允许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则是力求外表的“整旧如故”,以巴黎圣母院南墙外悬臂端头的尖塔修缮为例,科研人员通过化学检测,在法国400余处采石场中“侦查”出老尖塔石材的源出地。通过生物学分析,得出老尖塔碎片表层的微生物状况,还将其培育在新尖塔石材表层,使新尖塔的色泽与质感酷似千年前,还附加了生化保护层以延长寿命。“从地质化学、建筑学、材料学各个角度看,新尖塔与旧尖塔一模一样,完全符合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工程负责人如是说。

而与国内景点人潮涌动的情景不同,即使法国有着不少游览博物馆的门票优惠,除了附近有公园或是绿地的建筑外,其他历史文化建筑大多可以称得上冷清,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国相比国内更小的人口基数,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在法国人眼里,去博物馆和在公园绿地野餐晒太阳一样,不过是一种日常休闲的方式,而非什么值得特意去安排去计划的行程——如此重视地修缮,又如此淡然地看待,才让历史与生活如此紧密地交融。


>>本系列其他文章

 



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