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短短的几年真能让你成为一名généraliste (通才)吗?”
是的,法国的通识教育模式,由法国的国情和历史培育而来,对于法国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我们这些接受法式教育的中国留学生而言呢?文化背景和身份的不同,也必然伴随不同的利益考量。
在法国的教育体系中,Baccalauréat(简称Bac)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法国人常常这样形容:“类似中国的高考,但又不完全一样”。在结束高中的学习之后,法国学生都要参加Bac的考试。Bac难度并不高,不具有很高的筛选性,本质上是结业考试,证明高中毕业了。而在通过Bac后,法国学生会进入为期两年的预科学习,而这其中大部分人会在第一年末放弃预科,转入其他学校或是直接开始工作;少数完成预科课程的学生,则会参加一个选拔性的考试(concours),进入工程师学校或是其他高等学府就读。
预科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数学和物理,加上一些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由于法国培养通识性人才的教育理念,预科没有细分专业方向,因此所学的数学物理包罗万象,甚至以后的专业可能用不到的内容,也会作为基础或是科学素养一同学习。可以说,预科课程很好地体现了法国主流教育理念:重数理基础,注重科学素养和较广的知识面,认为美国式相对专业化的教育会限制职业发展,难以应对专业领域之外的难题,从而在学科交叉日趋主流的当下,囿于一亩三分专业地。因此,教育应该先通识化再专业化。
笔者之前所就读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是和法国著名工程师学校集团巴黎高科的合作办学项目,本科(该学院实行6年制本硕连读)阶段的教育内容基本相当于法国的预科课程。此后笔者也有幸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就读,对于这种模式颇有一些切身体会,写在下面,与有兴趣者探讨。
通识的教育?冗余的教育?
记得在一次聚会上,我问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一名交换生:“你觉得法国的教育和其他国家相比有什么优点?”他自豪地说:“我们不仅学习他们学的知识,还学得更多,数学、物理、信息、经济……”但他的一个同学在旁默默补充道:“虽然实际效果或许并不是那么理想。”
法国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多学一些知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用上。笔者在大学里做的第一个PRP(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Program,本科生研究计划,俗称跟着导师做项目)是关于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连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都不甚了解。但是后来发现,不论是理论模型中用到的概率分布,数据处理的程序编写和数据拟合,还是物质微观结构都或多或少和预科课程沾点边——虽然离用来实际操作还差得远,但大致会有个概念。
这种通识教育,并不要求对每一个领域的了解都要抵达最前沿,它看重的是基础,这些基础知识能够让你在需要时最快地掌握一门技术,并和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相印证。数学、物理的基础理论,说是“科学之科学”也好,其他科学的工具也好,的确是任何理工学科都无法避开的领域。
我又问那个交换生:“大学那短短的几年真能让你成为一名généraliste (通才)吗?”他说:“反正对于我们来说很好。”
是的,法国的教育模式,由法国的国情和历史培育而来,对于法国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我们这些接受法式教育的中国留学生而言呢?文化背景和身份的不同,也必然伴随这不同的利益考量。
先通识、后专业,意味着在前2-3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掌握的(至少从学校里)只有数理基础,几无其他。但是在中国的教育节奏中,大三的学生们已开始为考研、找工作或实习做打算了。那么,当我们除了数理基础外一无所长,去公司面试告诉面试官:“我们会很快学会的”,真的能被录用吗?面试的困窘尤以程序员为最,因为“现场编程”这样的面试题更需要硬实力。
当然,如果我们有耐心多等两年,可以在逐渐开始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再考虑实习和工作。但是,看到别的专业的同学都开始找工作、实习、拿offer,很容易产生落后于人的感觉,进而产生对目标的怀疑和动摇。对于法国学生而言,大环境如此,所有学生都较晚开始专业化,而对留学生而言,与国内教育环境的落差将成为学生思考未来时的重大考验。
人性化的教育?紧逼的教育?
具体到教育细节上,法国的教育和国内区别在于:
1.国内的教育评价体系一般分为以签到为主的平时分和期末考试/大作业,其他则没什么特殊要求,即使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之前通宵突击有时也能获得较高的分数,而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原旨。法式教育的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60%,包括出勤、单元测试、家庭作业、实验报告和colle(下文会有详细解释)成绩,期末成绩只占一半左右,这给了平时成绩比较好、期末发挥失常的学生弥补的机会,也能够迫使习惯于考试前突击学习的学生在平时多花一些功夫。
2.法国预科教育中很多通识性的课程和讲座,会邀请一些企业的工程师或是其他学院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这样能较早地让学生对今后将要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有助于他们选择今后的专业化方向,同时也是人文素养的一种培养(法国人认为工程师应该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工程型人才,而不是极客或是技术宅)。
3.法国预科课程教育中独特的考核模式colle,每个学科每个月都会有这样一天,3、4名学生和学科教授面对面交流,教授出题,学生当场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并和教授交流解题思路,学生遇到困难教授也会给出提示。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模式,它并不强求每个学生都一定要做出来题目,而是能让教授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和解题过程中反应出来的思维活跃程度进行评分。笔者就遇到过全部题目都做了出来结果拿了低分的例子。
似乎是很人性化的教育,综合衡量了各个方面。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一点:人的精力的有限的。
如果留意一点,很容易发现以上三点,对于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来讲,都是额外增加的,这意味着学生会更忙。法国教育的本质,就是花更多的时间,以更紧密的进程来学习知识。但是过于忙碌也可能导致质量降低: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每周一次的colle占用了学生中午休息的时间,睡眠不足让他们无法集中精力。通识性课程和讲座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用心去听——数学和物理还有一堆作业要做呢。
现代大学之父亚历山大·冯·洪堡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能够让人们自由学习、教授和研究的地方。大学教育中的选修课,或许不能交给我们专业技能,但是学生需要这样一些培养情怀和素养的地方。但很遗憾,我们没有时间。
人们总是习惯于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毕竟知识总有其用处,但如果抛开所有的鸡汤和自我催眠,从长远的角度看,爆燃的蜡烛,熄灭得更快。
跨学科项目
每个暑假的小学期(中国高校向美国高校学习的产物:在暑假中抽出一个月时间,向学生提供一些可自由选择的综合素质课,以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辟培养模式。课的具体内容因学院而异),学院都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工具,比如matlab,比如一款可以显示手机上传感器数据的app,然后引导我们利用这些新的工具,组成团队,选题、做项目并展示出来。在答辩的时候,数学、物理、法语、计算机的老师都会在场,每个老师会提自己出专业方面的问题,并根据自己专业领域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这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掌握一个新的科研工具自不必说,团队合作会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项目涉及的物理模型、数学方法、计算机程序编写和应用等等,是真正的跨学科课题。更重要的是,选题常常会涉及对预科课程知识的应用,为了完成项目,常常需要学生自行挖掘得更加深入——这考验的是自行学习的能力。而作为第一次接触做项目,从选题、立项到实行、结题、答辩,这样一个流程走下来,虽然未必完全严谨正规,但已经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科研工作的概念。
跨学科项目的缺点在于受预科课程专业化深度偏浅的影响,项目成果很难产生在尖端前沿的领域。和PRP相比,也没有那么正规。但作为一个完全由学生主导的动手项目,无疑具有极高的自由度。
法式教育带来什么?
和中国的教育和其他欧美的教育相比,法国独特的教育模式给留学生群体带来什么?
预科通才教育,更多是为了之后的工程师阶段学习作准备的,必须整体来看才有意义;法国学校的强大的校友网络,对外国留学生的开放程度尚有待观察;工程师学校在法国属于精英教育体系,但在法国以外却名声不显,当然也远不如常青藤出名。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法式的教育的可取之处,其一在于相对较低的留学费用:法国的教育理念认为经济水平不应该成为区分学生的因素,因此有各种补贴政策;其二在于学生人数少(一届包含国际生在内只有500人);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师学校,不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教育资源、接触社会尖端人才的机会来说,平均到每个学生,机会都很多。第三,相对于去欧美留学,你可以多掌握一门外语。
以上诸多感触,并非盖棺定论。毕竟,目前笔者也只是在中法合作学院完成了相当于法国预科的课程,虽说理念一致,但教和学的具体情境还是有很大差别。进入巴黎综合理工这所全法最顶尖的工程师学校学习,才是真正发现法式教育之旅的开始。法式教育的利弊得失究竟如何,不如且留一片白,待众人分说。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愈发取决于各自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能力(无形资产)。鉴于知识经济迥异于工业时代,未来劳动者将需要掌握全新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