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在过去30-35年中的不断壮大有目共睹。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已是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和平衡器,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一般认为,在经济崛起路径的选择上,中国与当年“亚洲四小龙”都是利用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聚焦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部分,成功将自己变成“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加上外向型的出口贸易机制,使中国一方面将大量农业人口转化成现代工业人口,一方面在短短30年内迅速引进了先发展国家在100多年里积累的产业技术和经验,将学习过程大大缩短。
但这样的选择也导致了另一后果,努力追赶中的中国常被冠以“模仿者”、缺乏创新力等。近年来流行的“山寨”一词,更是成为质量低劣的中国复制品代名词、成为责备国人不尊重品牌和原创、保护知识产权政策缺失的负面标签。直至今天,从各个角度分析“中国无创新”的著作已汗牛充栋,如2014年3月的《哈佛商业评论》就专门以“为什么中国不能创新?”为题,从政策、产业格局、企业管理和人才教育等各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创新所面对的束缚。注意,它的题目是 “不能”而不是“不够”或其他,断然之意昭然纸上。
然而,持这种立场的声音近来大有变成“少数派”的趋势。我们看到,国际舆论场的风向正在转变。诸如“中国创新已超越其‘快速跟进’名声”(《连线》)、“中国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强国”(《外交政策》)的标题不断进入视线,影响着人们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重新认知和预期。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商业领域无数新鲜案例的支撑:中国高铁、规模史无前例的阿里巴巴IPO、小米手机的全球销量以及复星和三一重工等在国际并购领域的成功斩获……
然而,由于衡量标准的多元和模糊,我们似乎很难将这些成就的取得明确地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挂钩,而对于未来5~10年的中国创新领域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重大改变,我们也不清楚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出预判。
出于探究的好奇,在6月25日举行的“中国创新的复兴?——2015上海交大巴黎高科评论圆桌论坛”上,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几位活跃在国内外创新前沿的参与者与观察家,针对若干与中国创新现状与未来紧密相关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YES或NO。
以下是论坛发言实录。
嘉宾自我介绍(按图片顺序)
宫涛(Cédric DENIS-REMIS)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
大家好,我是今晚圆桌的主持人,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SPTR杂志主要关注和探讨科技创新对社会和商业的影响。希望今晚的嘉宾能够畅所欲言,分享对你们对“中国创新”这一话题的宝贵见解与展望。
孟思恺(Pascal MARMIER)瑞士科技文化中心CEO 、副总领事
我代表瑞士政府和瑞士联邦政府驻华科技文化中心,致力于在此传播瑞士科技文化成果。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把人们连接和聚集在一起,形成活跃的社区,围绕教育、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进行交流、讨论和建议。近来,我们有很多话题都是关于创业、投资和领导力的。对政府而言,这是一种切实推动创新的全新途径。
翁士瀚 Platform 88 联合创始人
我是platform 88联合创始人,我们帮助Kickstarter或Indiegogo上的众筹项目将产品在中国进行生产与销售。至今,我们平台已经成功推动了50多个项目。
陈波 复星集团品牌市场发展部总经理
我是复星集团品牌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复星创立于23年前,如今估值已超过55亿美元,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进行投资,其中就包括法国地中海俱乐部。
毕诺(Edouard de PIREY)法雷奥中国区总裁
我代表法雷奥中国。法雷奥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在高度成熟的汽车市场我们公司已深耕90年,即使如此,我们仍把自己定位成创新公司,因为法雷奥每年投入10%的营收到研发环节,每年申请超过1100项专利。在中国,我们拥有29家工厂、10个开发中心、3个研究中心,雇佣2000名工程师从事创新工作。
王炜 CDP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0年前我在上海创立了CDP集团,如今管理逾50万名跨国公司雇员,这些企业涵盖各个行业,他们的员工也非常多元化。基于云技术,我们帮助客户解决人才、领导、创新相关问题。
问题1:中国是否需要类似于诺贝尔奖或iPhone这样的世界级产品,来消除“中国没有创新力”这样的认知 ?
孟思恺:我认为不需要,中国无需担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创新,不应将之与获得诺贝尔奖或与像iPhone这样的精美产品等量齐观,这是评估创新的老思路。放眼硅谷以外正发生的变化,我们更加感激能向其他许多拥有惊人创新的国家学习。
翁士瀚:我的答案是NO。我回到中国10年以来,目睹了许多发生于此的创新。如果参观过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工厂,你就会意识到,这只是如何定义“创新”的问题。中国人通过各种奇思妙想制造产品、解决问题,但这些并没有被写在论文中甚至媒体上发表,所以很难被关注和认识到。
陈波:我同意答案应该是NO。中国没有必要通过诺贝尔奖或iPhone这样的产品在国际社会提升自己的形象,我们有其他产品,例如小米。不可否认,过去中国生产廉价质量却不如人意的产品,但今天在消费领域,中国已是一支重要国际力量不断获取关注。据彭博社报道,到2019年,预计将有1.74亿中国人在旅游方面消费2640亿美元,“这超过希腊整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当于芬兰一年的GDP”,同时,中国也是世界奢侈品最大消费国,其中一半是在海外消费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再不必通过生产廉价产品来吸引世界,相反,我们有强大的国内需求等待满足。过去是价格的问题,但是现在消费能力正发挥作用。
毕诺:我说NO。我认为中国非常有创新力,举两个例子。首先是腾讯的手机APP微信,我认为这是一家出色的创新公司。许多中国的创新不是为国外建立而是主要提供国内市场,使用中文,服务于中国文化。此类产品可能不被外界所知,但确确实实是创新的。
第二个例子来源于我们公司,法雷奥。当一些人说中国雇员通常更擅长产品优化而不是创新时,我不这么认为。在中国,我们研发中心有2000名员工,他们中有许多真正的创新者,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和不错的想法。在削减开支方面尤为如此。不是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以色列的创新力可比肩甚至超过硅谷,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样来看,我认为今天的中国也同样具有创新性。
王炜:我投NO。中国在历史上从不缺乏创新,我们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创新与发明在中国从未止步。只是有些创新因其商业成功引人注目,例如iPhone,其他的则可能不是那么流行而被大众熟知。我们不能仅用一种标准来评定创新。
观众看法:
问题2:中国是否有可能五年内摘掉 “山寨”的帽子?
王炜:有可能。正如我前面的陈述,对一个国家的公众认可和其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对国外进行更多的资本输出,随着这个有说服力的经济进程,中国将迅速升级产业链成为创新国家,再无山寨必要。
毕诺:我认为YES。我举个例子,最近我看到两条广告标语大战,一则来自三星:What’s next ;旁边华为广告牌:Next is here。回到问题,中国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但中国正加速发展。
30年前,日本也被认为只是抄袭欧美专利,如今谁能说日本不是一个创新国家?15年前,韩国汽车厂商现代在美国市场只能与二手车竞争,但如今,如果坐进雅科仕,你会把这款现代旗下的高端车与戴姆勒-奔驰、雷克萨斯或者其他世界顶级汽车进行对比。我们不能否认某个中国汽车厂商成为“21世纪的现代”的可能性,而这很可能就在5年内发生。
陈波:我也投YES。李克强总理今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做出的“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表述释放了国家鼓励创新的强烈信号。走进北京中关村任何一家咖啡店,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创业。
中国人的观念也在随着形势改变,微信或许受到过美国产品的启发,但其所展现出的质量与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一款灵感来源产品。
同类事件正在小米发生。小米手机的设计并不是100%由设计师或技术员提供的,很多思路来源于网络用户,这极具创新性。复星集团如今在中国软件领域投资了很多创新项目,基于这一点,我相信5年内或者更快,中国将获得一张全新的名片。
翁士瀚:我选择说NO。我们与来自旧金山、纽约、澳大利亚的创业公司合作,帮助他们在中国制造产品,他们通常是一上来就问“我们会被山寨吗 ?”对这个问题,我们回答,有可能。
当你的产品在Kickstarter网站上众筹时,很可能六个月内,在你正式发布产品之前,就能在淘宝上看到这款产品。我不止一次地目睹了此类事件。我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创新,或者没有人不去抄袭,但是今天100个中国人中10个仍在模仿他人,就是这样。
情况在好转,政府正在加强专利注册。尽管在欧美人们经常进行商标、专利注册,他们却不知道在中国该怎么做,更不知道在中国注册其实非常便宜。现在,中国确实有了保护专利的方案。
孟思恺:当我和企业家交流时,他们中没有一个表示可以离开中国做生意,他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中国产生交集。3年前曾有人对我说,你最好不要在中国谈论瑞士的创新,因为会被抄袭,我认为这正在发生改变,通过传媒工具,知识产权的概念正深入人心。
观众看法:
问题3:小米最终会取代苹果成为世界最大、最具创新性公司吗?
孟思恺:我是小米的忠实粉丝。作为单项产品,手机迭代速度很快。但是小米非常好地利用了世界手机生态系统。它将出现在汽车、房屋、家庭生活中,小米将快速走过创新周期,从模仿走向创新行业领导者。
翁士瀚:我认为在技术、用户、连通……一切与手机产品相关的领域,苹果仍然是创新与竞争领袖。但是未来小米不会只关注于手机领域,它正致力于串连现代生活的角角落落,将自己置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中,收集人类活动数据。所以小米的创新不是关于技术,而是技术的运用。
陈波:我投NO。小米在理念方面非常有创新性,和苹果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截然不同——我认为,苹果在互联网商业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偶然,而小米为互联网而生。但是,考虑到产品质量,我个人的使用体验告诉我小米在短期内恐怕还不能取代苹果。
毕诺:不要忘了小米价格只有iPhone的1/3,回到问题,几个月前我本会说YES,直到我买了小米手机。事实上我对这款产品十分满意,唯一不足的是我不能使用Gmail,但我说NO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放眼全球手机市场,韩国三星确实提供了惊人的产品并在商业上做得不错,但在韩国只有三星一家。但是在中国,有小米、华为、HTC,甚至乐视也加入了……许多公司要么独立要么合并,但最终会带来强有力的产品和苹果竞争,所以谁都有可能,而不仅只有小米。
王炜:总体上我说NO,因为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中国已是世界最大智能手机市场,所以谈及硬件出货量,小米有可能超过苹果。但是,如果小米意图转型为一家软件公司或提供智能生活方式的公司,我不认为在创新能力方面它能比肩苹果,至少短期来说是这样。
观众看法:
问题4:现在中国创新孵化器是否太多?
王炜:我投YES,但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好的孵化器。我时常在一些场合遇到中国当局官员,他们正尝试鼓励孵化创新。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市场环境,而不是靠给予优惠哺育创业公司。我们需要促进公平竞争,平衡国企与私企的机会,最佳激励办法是让他们在公平市场环境下自由竞争。
毕诺:两个原因我说NO。首先,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家著名的孵化机构。其次,从事创新孵化行业,通常是10000个项目来找你,接受1000个进行孵化,最后真正考虑的100个,只有10个有所收获,1个能最终成为重磅炸弹。所以,开发越多,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
陈波:我的答案是NO。中国首家著名的孵化机构由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创办,但我不是很清楚该机构的后续或者任何孵化成功的案例。作为一家孵化机构想要成功,需要为被孵化项目提供许多服务,这就意味着巨大的财务投入。一个成功案例往往意味着你需要投资50个甚至更多。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首先制定支持政策扶植孵化机构。
翁士瀚:我说YES。我最近和中国某城市的当地官员吃饭,席间得知他们正在建立孵化器,按城区来建!他们似乎是在鼓励人们不要找工作,到孵化机构来。即使是在国外,也已经有太多孵化机构。一家出色的孵化器在做电动汽车,5所其他孵化器的就会努力吸引其他电动汽车项目。他们只是互相抄袭,这根本不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孵化机构应该是发现使命与激情之地,而不是产生创业公司。创业公司不是目的,创业很艰很苦,但许多人口喊创业跑到孵化器,认为这很简单,或者筹资很容易。
另一个有趣的趋势是创业者从一家孵化机构跳到另一家,频繁转战各个孵化器之间。他们最初从A机构运营6个月,之后到B机构运营6个月,这样做只是为了获取更多门路和关系网。
孟思恺:我的观点来自波士顿,这是美国除了硅谷最具创新力的地方。我想从政策角度解读,在美国,我从开发者身上发现了创新的原始能量而不是投资者。在那里,有许多公共投资空间,例如MassChallenge每年助力许多创业案例。事实是,你获得的密集学习经历意味着如果某人花几个月在孵化机构学习企业关系并创办自己的公司,相比提供失业救济,他将获得非常有价值的专业体验。一些专业的、创新的孵化机构例如剑桥创新中心(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为创业者提供专业课程。他们创立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正颠覆传统商业地产市场),同时为企业家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似乎都运行得不错。很快,你将会看到一家提供合作工作空间的创业公司上市IPO。
观众看法:
问题5:在中国,现在是成为创始人的最佳时机吗?
王炜:YES。我认为现在很可能是在中国成为创业人的最佳时机,我将之看作一生一次的机会。一个风投朋友告诉我他在上海遇到的硅谷人比在硅谷更多,如今在中国资本渠道更为便捷,有无数创业公司进行第一轮、第二轮……融资的故事。人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洁净的空气、高品质食品,而是无处不在的机遇。大资本与高智慧人才;支持性法规、政策、设施;所有这一切构建了一个总体来说对企业家十分有吸引力的大环境。
毕诺:环境和机遇同等重要。10到15年前,很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只需要复制模式,出口中国不存在的产品。如今,除了更加便捷的市场接入——开设网上天猫商城,你将在两个小时内接入全国市场——对创业公司的2大支持:强有力且高度整合的中国市场。首先,投资者渴望在中国获取机遇,阿里巴巴IPO如此成功并无意外。欧洲没有如此统一的市场,美国虽然有完整的市场但人口比中国少得多。此外,中国消费者对创新持开放态度,他们随时准备,渴望尝试新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相信这个市场准备好迎接各种新事物。
陈波:我的答案是YES,这是显而易见的。相比23年前,复星集团成立之初,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对私有企业来说更容易成功,原因有三:激励政策、资本投入和巨大的消费需求。一个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好想法恰恰是成立公司的好起点。创新人士现在不仅可以通过开设个人公司成功,也可以利用大公司提供的平台。
翁士瀚:显然答案是YES。但是,当开办公司变得简单,另一方面就意味着成功更难。成为成功创业公司的期望是获得急剧增长,这意味着投资者希望看到用户增加,收益随之弧线式陡增,数据会每周、每月不间断测量。所以,对想创业的每一个人,我的建议是确保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个团队。现今在中国找到人才不容易,他们正加入小米、华为······我不得不在旧金山找回合作伙伴,在那里使用各种资源。
孟思恺:我更多地从政策方面谈。瑞士本身可能算不上创新国家,但我们拥有世界各国的创新人才。中国也具备极好的创业环境,例如在深圳、上海等城市。我们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和刺激政策出台。这将像磁石一样吸引外国人的好点子,这真的是未来成功的秘密。
观众看法:
SPTR 编委总结发言
官豪 (瑞士威胜利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首先,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创新国家,因为人才正在全球流动,以我为例,我不只是中国人,还是欧洲公民;同样,科技在今天也是全球化的,创新已经跨出一国界限,各国在创新活动中紧密交织,互相学习与促动;其次,模仿不总是负面的,如果你不能成功吸收他人成果,就不得不独自不断创新,即使好的复制也并非易事。最后,我认为中国正提供无数机遇。
倪金刚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首席科学家)
我们应该审视平台的作用。在中国,是时候打造越来越好的产品了,就算是复制也需要尊重高品质。日本在30-50年前就开始这么做了。创新需要平台和产品,我们不能空谈创新,更应该谈一谈什么是更好或最好的产品。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更迭、全球市场饱和、消费者多元化、交流机制多变,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不想被竞争对手干掉,就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然而,创新已不能再靠碰运气,而需要进行理性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