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上海排名”的知名度依旧不算太高,但这不代表它在世界高等教育界中没有影响力。欧洲高校希望构建自己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同样也要能够拿出数据与资料、给出结论——简而言之,欧洲需要在学术评价机制的竞争中构建自己的影响力。
鉴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被视为三个影响被调查高等院校排名的最主要因素,以什么作为指标来衡量各个高校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是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无论是QS(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Quacquarelli Symonds company)、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还是被人们称为“上海排名”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都有着一套相对固定的排名指标以及相应的权重,并且这个指标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学界、媒体乃至社会公众的质疑。
QS和THE都是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认可的国际大学排名,即便如此,他们采用的评判标准还是受到了非盎格鲁-撒克逊学术圈人士的诟病,认为这两份分别由美国与英国的机构做出的“国际排名”实际上是“英语学术圈排名”。相比之下,一个由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发布的国际大学排名似乎从一开始就具有了一种不偏不倚的色彩,而中国近年来在世界上声望的提高也赋予了这个排名一定的可信度。
“上海排名”(ARWU)与QS和THE两家排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使用的评判标准全部是客观统计数据,不包含任何能够表现教员、学生个人主观意见的成分。对于非纯文科学校,教育素质方面以该校获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为准,教职员素质以获奖教职员数量与各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之科学家数量为准,科研成就则以该校《自然》与《科学》期刊论文发表量折合数以及获科学引文索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之论文折合数为准,最后以上述指标得分的人均值作为考察人均学术表现的指标。上述指标对于纯文科类的学校则有细微的不同。
总的来说,ARWU排名的特点就在于其参考依据几乎是完全客观的。QS排名中存在学术互评(占总分之40%)、雇主评价(10%)的指标,THE排名中存在教学品质调查(15%)、研究的国际学界声望(19.5%)等,尽管已经经过统计学处理,仍然是被调查人群主观意见的表现。ARWU排名的这一特点使得其受到过不少表扬:欧盟委员会EC Research Headlines栏目评论称ARWU排名“使用多项指标对各所大学的研究水平进行了评价”,牛津大学校监彭定康(Chris Patten)称其“统计方式扎实,评判标准比较公平”。
显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法国的一些学者们就在“上海排名”的批评者之列。在这样一个由非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学术机构发布的排名中,法国高校的表现同样不尽如意,2015年8月最新发布的排名中只有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和南巴黎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Sud – Paris 11)2所大学入围前50名,前100名中有4所院校,相比QS与THE两个排名略有增加。这种不如意的情况使得ARWU的每一次排名发布都会在法国学术界与媒体界引起一番讨论。对于ARWU的批评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此排名对科研的过分重视。法国La Jeune Politique(青年政治家)网站于2013年8月ARWU发布后的一篇文章指出该排名并“没有对整体教学质量的评判(does not include an evaluation of courses or of the general quality of teaching)”,而过与注重科学研究成果,这使得法国许多重心并没有放在理工学科上的大学丧失了竞争优势——文章指出,法国在人文学科研究上的水平是世界公认的,然而ARWU排名并不能反映出这一强项。
批评者的第二点是,即使在法国并不算逊色的科研方面,“上海排名”的评判标准依旧不能给法国的大学(université)与大学校(Grandeécole)带来多少优势,因为法国高校的研究人员并不从属于大学,例如法国最著名的科研机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大量高水平科研人员,却是一个独立于高校存在的机构,从而使学校在参与排名时的得分降低。
在“上海排名”上的劣势不仅仅是令法国学界头疼的问题:欧洲大陆所有高等院校中能够跻身前20名的只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一所,前100名中有瑞士、法国、德国与荷兰这四个国家各4所学校入围,而头筹自然被美国高校夺得(前100名中有51所入围)。费加罗报在2014年曾这样评价:“法国高校在‘上海排名’中的表现依旧稳定,4所学校入围前100名,16所位居世界前500强高校行列,这使得法国没有失尽颜面,但仍旧有很大差距要追赶。”这个差距指的当然是与在排名中位居前两名的美国与英国高等院校相比。
盎格鲁-撒克逊世界高校的排名依旧领先,欧洲学者自然心有不甘,时任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部长Geneviève Fioraso曾在2014年表示ARWU排名“与其他排名并无两样”;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 Paris)学生Mehdi Cornilliet也表示“在预科学校里大概只有10%的学生听说过这个排名”。或许“上海排名”的知名度依旧不算太高,但这不代表它在世界高等教育界中没有影响力。欧洲高校希望构建自己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同样也要能够拿出数据与资料、给出结论——简而言之,欧洲需要在学术评价机制的竞争中构建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