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版) 法国 英国 中国

分类: 科技

“人性科技”系列之四:量化自我:跑步不是目的,分享才是

爱麦纽勒 · 戈登 / Sopra咨询公司数字业务顾问 / 2015-02-13

可穿戴智能硬件为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情况打开了新局面。这些设备囊括各种行为及目标,种类之多,覆盖面之广令人瞠目。从健康状况到与之关联的工作效率,“量化自我”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人们不断发现原理、开发工具,并以之追踪、分析、分享日常数据。这是一种有计划的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次深度变革,更是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市场。爱好者称之为新的生活方式,却也衍生出一个关于个人数据与社交的议题。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 Français


巴黎高科评论:我们大多数人都热衷于“规划”。例如,每周去游一次泳,或是每天走上30分钟……毫无疑问,这些计划是美好的,但更多时候也止于“计划”而已。但“量化自我”似乎让情况变得不同了。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Emmanuel Gadenne:气馁永远是美好愿景的大敌。除非有特殊动机(例如监测糖尿病),或者良好习惯(制定Excel表格的习惯),促使人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量化自我工具和技术所解决的,从根本上说,正是这两点。

首先,测量工具的创新,帮我们解决了一大部分难题。例如,智能手环帮我计量每日所走的步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走1万步自有其原因。但是你能想象自行计数1万步并在表格里记录吗?新一代计步器,配有传感器和微电子原件,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了无限新的可能。

其次,数据上传与分享——在某种程度上也源于技术进步——赋予了测量以实际意义。一方面是技术意义即设备功能:你今天多走了500步,或是你完成了本周目标;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学意义:我今天比朋友多走了2000步,我达到了人们目标的平均水平,或是我们的团队达成了既定目标。不管形式与意义,单从分享这个行为来讲,就是量化自我的核心。它能为你定制活动,为你好好地保存,让你能够从自我测量中获得反馈,以及和他人的对比。正是反馈机制和分享机制的加入,才是这一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数据社会化似乎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但也引发了一个问题:量化自我有时被看作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潮流,有时又更像是一场有组织的运动。如何准确地界定?

两种色彩兼而有之。为保证调查的严谨,我们只记录有效参与量化自我的人,我们在全球范围取样19 000人,这一小撮狂热分子,仅仅是一场更大运动的先锋,这一点我之后会再次提到。从运动的角度看,至今卖出的智能硬件数,已触及数百万人。当然,每个人的投入程度是千差万别。

其中一些做法绝无新意:例如计量一餐卡路里含量,同类体重器已经做了数十年了。唯一改变的,毫无疑问是科技含量——硬件是一方面,软件则是另一方面,他们简化了过程并赋予新的功能。

这一发展有个具体时间起点吗?

当然,甚至可以相当准确。2007年,量化自我这一概念由美国《连线》(Wired)杂志编辑Gary Wolf和Kevin Kelly在博客中首次提及,并迅速传播开来。具体来说,是这一概念迅速从理想转化为现实。智能硬件大会参与者正是那些喜欢用智能硬件测量并互相分享的人,这两个特点是量化自我爱好者的最显著特征,他们自视为被测量物,同时也是测量者。

如今,量化自我爱好小组活跃在很多城市——其中一半在美国,其他主要在欧洲和亚洲。聚会是交换信息的场所,在那里通常能聚集一批爱好者。围绕一系列的问题,爱好者们互相讨论辩驳。例如,在巴黎的爱好者群体中,人们持有各种观点,各色解决方案,甚至有研究人员收集使用者名录来完成高质量的调查。这些事件被拍摄、推特直播,等等,即我们所说的公众化。

谈谈智能设备,最初是谁发明的,基于何种目的?

这就十分宽泛了。在圈子中,有着许多来分享、测试各种设备的人,能力从简单的制表到编制更高级的程序。他们前来,仔细聆听,数周后带来解决方案。这其实是一个分享与合作的机制,有时创业者也会参与进来,在这样一个紧密联系的平台上产生新公司。

同样的,一些巨头如耐克或任天堂,迅速对量化自我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赶上时代潮流,更是在新兴市场把握战略机遇。任天堂的例子十分有趣,因为它涉足娱乐市场。任天堂游戏机集成了最多的传感器,是一场游戏机时代的革命,Wii平衡板的2000万用户在从某种意义上成了先驱者:他们自我测试,分享得分,相互竞争,发起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量化自我代表了电子游戏的精神,并将之运用于健康等其他领域。

电子游戏领域,特别是严肃游戏首先和量化自我紧密相关。其中一些一开始就建立在纯身体活动上,例如,根据一系列的现象判断性格,传感器测量你的呼吸节奏,并以此来实现判断。其次,游戏形式也是一种允许加入和分享的机制。这两点满足了量化自我的两个必要条件。

稍等,数据分享似乎存在一些问题。量化自我着重于非常私人的数据,如健康数据、身体数据,真正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分享?

对这个问题有多种回答,分不同的领域。在否定之前,我想先提醒一下,测量的领域是十分宽泛的:营养与减肥、心血管健康、睡眠状况、慢性疾病监管与治疗、自我评估、自我诊断、时间规划等等。概括起来,可分出四大类:运动、健康、娱乐、个人与职业规划。分享主要涉及前三类,其中健康,作为一个延伸到幸福感的宽泛概念,自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正是基于这一点,数据问题在这方面也最为敏感。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实际操作,会发现使用量自我设备的人有两项基本诉求:建立习惯和进入行为状态。这些习惯主要涉及缺乏时间的人群,例如有孩子的高管,更普遍的则是被自己的懒惰所困扰的人。提高成绩或做事效率,更多取决于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与别人竞争或互相挑战会导致更富有进取性的行为模式。

而在所有情况中,公共空间皆扮演着核心角色:既是监控者(我说过我每天跑二公里,我每天分享我跑的里程数,其他人鼓励我,或者我只是不想在他人面前丢脸),又提供竞争平台,在自己选择的圈子中,我们与别人对比,争取获胜,获得出众表现。还能协助建设团队,在这种情况下,来自队友的压力具有双倍的激励作用:决不能拖累他人!或者简单来说,关键在于分享经验,建立一个小社区,在努力中不感到孤单。

因此,分享或者数据公开化是必须的,分享功能是大部分智能硬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不能忽视某种形式的需求存在,例如确实有这方面的动机,表面上我重新开始慢跑是为了重拾运动乐趣,事实上确是医生强烈建议我这么做……公共空间不单是为了提供约束或者死守某个目标,它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舞台,而数据组成了演出的一部分。数据由高科技设备产生,我们假定是安全的,那么数据也保证了演出的真实性。

我们理解了数据分享常常是游戏关键,但是也存在第三方抓取数据的情况,不是吗?

是的,显然这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了。首先是技术问题。数据是如何收集的?这要归功于传感器和相关功能的引入——你的手表、智能手机、随身听、体重秤,甚至鞋子、谷歌眼镜,有什么不可能呢?这些将成为商品,随时供人选择,决定用或不用。目前,量化自我仍处在连接特殊物件的时期,像计步器手环这样的新奇特产品,但这很可能很快就过时。产品缺陷是发展智能硬件的一个重要挑战。缺陷,可能出现在购买现场、给设备充电、以及下载新应用的时候。这些缺陷对早期市场介入者来说不算问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解决方案不断出现直至消除缺陷。看看PDA的结局吧,最终被智能手机夺走市场,而PDA最主要的备忘录仅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一项基础功能。

其次,是和谁、怎样分享数据的问题。想象一下你的心脏科医生对某一系列数据感兴趣,你的亲属对另一部分信息感兴趣,而你兴趣小团体里的朋友想要的又是完全不同的数据。不同圈子的选择,信息流向自然是一项重要决定,这将由你掌控。

但是设备会把这些信息通过平台和设备传送,毫无疑问,数据将会被处理分析。这就是信任和对数据管控的问题了。一些相关机构已经就此提出不少建议,有的涉及运用连接技术来管控数据的可能性(例如删除数据),使用方面,则依赖于企业道德和用户培训(例如学会匿名使用某些数据)。

是否可以说量化自我产生的数据将形成一个新市场?

是的,已然如此。首先市场不是数据本身,而是其中能提取的信息。举个例子,有一款RunKeeper的应用在慢跑者中特别流行,用于测算路线,大概已有超过2000万用户。这样一来,健身房和运动教练开始找到软件开发者,讨论如何在软件中植入广告。准确地说,这些智能设备,也有可能打断用户为自己安排的计划。RunKeeper收集的数据更精确,甚至比谷歌或其他社交巨头收集的数据更具价值,因为Runkeeper得到的数据都是关于人们的真实需求的:一些人想减肥,一些人想跑得更快,等等。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Runkeeper在跑步数据方面所做的,体重秤生产商(或者抓取体重秤数据的软件开发者)也能够为其他用户做:农产品加工企业、营养师……也别忘了精准广告投放市场。谷歌及同类产品逐步蚕食了电视广告市场,但大数据也能蚕食谷歌的市场。

除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如果你的血压计不断上传数据给承保人,就是一场灾难!这里就体现了数据个人监控与公众监管的重要性了。法国FING(新互联网组织)所采取的办法是,在其集成了量化自我功能的MesInfos软件中设置相关功能,每当用户填写注册表单时,都会同时被提醒销毁数据的重要性。比这更好的方式仍等待开发。还有些公司为了工作目的比如职工医疗等,而收集员工个人信息,这样做可能非常有必要,但这也隐含了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监管就必须被引入,例如法国的CHSCT机构(卫生安全与工作环境委员会)。这种机制值得推广。

不可否认,量化自我无法避免大数据科技固有的阴暗面,但是我想再次强调,人们常忽略的一件事是:你的加入与推动,也将使这些收集来的数据被用于增加公共福祉。诚然,产生的一部分价值是私有的,甚至别一些人利用谋取个人利益。但是,一座建好的商场,不也是一种公共财富吗?节食的人体重变化数据,或是压力与奔跑步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公共财富。因为,总的来说,新知识产生了:我们获得了以实验为依据的结论,而这在此前是无法获得的,这将辅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对于那些在利益链条中处在正确位置的巨头,我们无可厚非。这必将使所有人受益,量化自我亦是如此。一家智能体重秤厂商能迅速规模化生产,让节日后人们增长的体重数公开化,这样你就获得了这方面的信息,以后在这件事上你就会多加注意,或者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企业也获得了数据,毫无疑问他们将知道以何种方式获得利润。这两方面互相依存,但总之这必将使双方受益。这是量化自我的本质。量化自我产生的信息会被提取,但这并不是不可逆的,这些信息将回馈并重塑世界,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并有所受益。(钱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