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版) 法国 英国 中国

分类: 社会

教育系列之九:高等教育的末日?

巴黎高科评论 / 编辑 / 2015-06-19

数字革命常被拿来与15世纪的印刷机相提并论。但两者有着重要区别:印刷技术改变的是知识的转播,而不是知识的建构。但数字技术不仅颠覆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包括其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双重效果破坏了这个产业的经济等式。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 Français


数字技术对当今教育的改变,在其他三个因素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放大。首先是教育的全球化。正如经济学家Jean Pisani-Ferry所说,“一个传统上几乎完全于一国内部封闭运行的产业,开始出现了跨国性的竞争。”

第二个因素,是高等教育的急速跃进。这也带来很多考验如成本增加和经济模式,尤其在那些教育仍属主要公共服务的国家。Bob Goddard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估计全球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将在2025年达到2.62亿,而2010年的数字是1.78亿,2000年为1亿,可见增长之惊人。

最后是教育产业的不断私有化。据估计,这个市场总值2.5万亿美元,仅次于医疗。一方面,提供中小学教育服务仍是政府职责,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公共开支在下降,私人部门作用在变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显示,这一趋势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同步,虽然一些国家经济有所恢复,但高教领域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数字革命常被拿来与15世纪的印刷机相提并论。但《数字技术:教育的机遇》一书的三位作者Joël Boissière, Simon Fau 和 Francesc Pedro指出了两者的重要区别:“印刷技术改变的是知识的转播,而不是知识的建构”,但数字技术不仅颠覆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包括其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双重效果破坏了这个产业的经济等式。

知识垄断的终结

数字工具带来了知识消费的民主化。知识在以往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专属,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轻松地获取。只要一台联网计算机,就可以访问大量知识。当然对于互联网上的一切,也不能过于想当然:你需要拥有一定的技能来搜索、选择和鉴别这些信息。然而,现在已经有很多提供优质产品的可靠来源,比如网上教育平台(可汗学院、edX,Coursera, Udacity等)、在线百科全书、专家博客等。

很多专业人士的知识垄断地位遭到了真正的挑战。尤其是教师。利用互联网,学生们正不断地质疑传统的教师和教育机构角色,默默无闻的小型机构更是如此。现在,很多大学开始推出自己的慕课平台。一些名牌大学以此来强化自身的品牌、营销和招生。但对于一般大学来说,这些免费在线课程着实成了严重威胁。

评级机构穆迪、智囊机构Demos都指出,未来,那些小型的公共或私人教育机构很可能会消失。学者 Clayton Christensen 和Michael Horn则更明确地预测,10-15年内二人所在国家哪些大学将不复存在。这种预测看起有夸张之嫌,毕竟慕课要真正取代大学在目前还不大可能,因为绝大多数慕课都无法提供学分,商业模式也尚在摸索之中。

而且不要忘记,慕课制作成本昂贵,估计都要5万到20万美元之间。“今天人们已经逐渐放弃用慕课完全取代实体课堂的想法,而更多将其看作后者的补充。”法兰西教授Antoine Compagnon在他的文章《慕课与现金奶牛》中指出。

然而,我们可以利用慕课这种技术来提供其他低价教育产品。严格来讲,慕课将不再免费,也不会再以MOOC(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为名。比如,Udacity和佐治亚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全套网上计算机硕士课程,仅收7000美元学费。位于旧金山的密涅瓦大学提供常青藤级品质的课程,但成本只有一半。在美国这样高等教育学费主要由学生承担的国家,这样的产品非常有吸引力。

利用技术革命,新玩家进入并提供低价高质量的产品,威胁到原来的利益所有者,后者要么消失,要么角色被转换,但利润和成本都将被重新分配。正如英国媒体《高等教育时代》指出,高等教育专家已经承认,不论是内容的制作还是后台服务方面,私人机构的作用都将继续增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一篇题为《2020年的高等教育面貌》的报告中,无边界高等教育(OBHE)的观察人士也相信大学将不得不逐渐放弃对课程内容的控制,而将权力让渡于其他机构如产业巨头、初创公司、博物馆和图书馆等。英国Futurelearn平台已经不再将自身定位于单一的慕课平台:它从非学术性合作伙伴如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输入内容。对于后两者来说,这成了新的收入来源和强化公众知名度的好机会。

新商业玩家的出现或许会导致那些深受金融危机之害的政府逐渐退出教育领域。根据一份发布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2014前夕、题为《学校2030》的调查指出,645位全球教育人士中的75%相信政府将不再有能力确保教育经费的充足支出。他们的作用将被家庭(43%)或企业(27%)赞助所取代。OECD的研究还发现负担高教开支的责任正越来越来多地转移到了家庭身上。

这场大规模私有化运动是否会导致高等教育最终变成私人部门的职责?而这样的结果将极大地加剧教育和培训资源获取的不平等,还可能导致社会分化。但数字科技同时也会彻底改变知识的传播和吸收,进而为传统玩家提供机会来把产品做得更好、更便宜。

又一场知识传播的革命

数字科技导致信息内容和载体的分离。相同的信息被制作成不同形式(电子书、有声读物、播客、慕课、严肃游戏等),放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电脑、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手表等)上,让人们使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根据学习方法的不同而提供给每位学习者。此外,知识越来越开放,这已经影响到出版社和图书馆这样的知识传播机构。

在以往,图书馆是连接科技出版社和师生的桥梁,但如果知识开放成为常态,它们将被Scopus、谷歌学术和Mendely这样的大型数据库所淘汰,书目管理软件Mendely的联合创始人Victor Henning这样警告道。他说,图书馆的职责将改变:不再是知识的入口,而是相关机构研究的整理与分发者。

慕课的出现加速了知识的开放进程。“当教育产品与学位不再相关,人们对教材和学术期刊的价格和获取性的要求就会提高,”OBHE那份报告的撰写者们指出,那些反对知识免费的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天下没有真正免费的午餐”。作为中介性机构,出版社被排除在一个更加直接的链条之外,研究者将直接面对受众,只不过是通过上面提到的那些数据库。

对于其他知识传播机构来讲,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机会将是长期性的。数字技术放大了教育体系的能量,经过必然要经历的转型和培训调整阶段过后,整个产业的成本将实现真正下降。

这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Antoine Compagnon 认为,“大学里电子教室的投资远远多于传统教学设备如黑板、粉笔……但当你教授除法和三角形时,这些电子设备并不见得就比黑板和粉笔好用。”这种观点把我们带回数字技术是否真的提升了教学水平的老问题。虽然技术不是万能,但数字工具却能够帮我们告别教育领域的“工业模式”,探索一些早已存在却因成本问题而从未被真正实践过的教育理念——学习的个性化与个人化。

数字技术也带来了资源的优化利用,例如翻转课堂上教学的互动效率更高,因为学生已经提前在网上吸收了知识;混合式学习(在线与面对面)也是未来的方向。Emmanuel Davidenkoff在他的书《数字飓风》中指出,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表现提高了50%。数字技术因此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产出。面对财政约束、高教需求却不断飙升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物美价廉最为关键。政府机构也有了退出路径。

最终,数字转向实际上为教育产业人士提供了新资源和新市场。当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变得势在必行,大学可以覆盖相当一部分远程职业教育,在新的在线教育形式下,这个市场正迅猛扩张。(张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