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元区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成员国、现代欧洲文明的代表,人道主义精神是刻在德法两国立国基石上的。德法之所以有救助来自叙利亚、北非以及科索沃等战乱地区难民的职责,不是因为它们的经济基础雄厚,而是这两个民主宪制国家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因为它们能够以法治和福利保障其领土上居民安全与自由。
“和每个人一样,我也有梦想。我想上大学,这就是我的梦想。看到其他人享受生活,我却不能,这非常痛苦。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有时,政治就是很残酷……你要知道,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里有成千上万人。如果我们说‘你们都来吧’、‘你们都从非洲来吧’,我们将无法承受。”
上面这段文字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7月16日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中与一位来自巴勒斯坦的难民女孩的对话。这名女孩名叫丽姆(Reem),现年13岁,和家人4年前来德国避难。由于未能获得合法居留身份,他们可能将被遣送至黎巴嫩的难民营。
根据德国之声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德国共收到179,037份避难申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2%,德国正处于全球难民潮的席卷之中。来自叙利亚、巴尔干半岛、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国的难民从南欧涌入欧盟区提出难民申请,希望获得所在国的居留权。
移民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德国所接收的难民数量: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去年5月份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几个重要的发达国家中,选择长期居留德国的移民人数仅次于美国。德国联邦统计局(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of Germany)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共有980万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12%(其中的7.8%出生在欧盟以外的地区),这两个百分比都是高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的(欧盟平均水平分别是9.4%和6.3%)。
在欧盟主要成员国中,德、法、英与瑞典等是接收难民数量最多的几个国家,这四个国家收容了75%来自其他地区的难民。法国总理曼纽尔·瓦尔斯(Manuel Valls)5月份在法意边境视察防偷渡措施时表示,自2012年起,法国已接纳5,000名叙利亚难民和4,500名伊拉克难民。“法国已经做了很多。”
于是从6月起,法国在与意大利的陆上边境严加防范,难民越境进入法国小城蒙顿(Menton)时被边防警察拦下并遣返回意大利一侧。法国的立场得到了奥地利的支持。后者和德国都准备在边境设立临时检查站,以应对非法移民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难民收容配额(refugee quota)提议遭到法、英、丹麦、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强烈质疑,也不足为奇了。
这项配额制度将约4万名滞留在意大利与希腊的难民按照配额摊派给欧盟各国,各国收容比例根据GDP、人口总数、失业率以及已经安置的难民人数酌情而定。根除英国、爱尔兰与丹麦三国依照《里斯本条约》(Treaty of Lisbon,2009)不受配额约束以外,德国(18%)与法国(14%)是承担难民配额最多的两个国家。
德法两国并不反对接收难民——作为欧元区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成员国、现代欧洲文明的代表,人道主义精神是刻在德法两国立国基石上的。德法之所以有救助来自叙利亚、北非以及科索沃等战乱地区难民的职责,不是因为它们的经济基础雄厚,而是这两个民主宪制国家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因为它们能够以法治和福利保障其领土上居民安全与自由。谈到它们真正反对的事情,对于德国是无限制地容许难民涌入,而对于法国是以配额方式摊派收容数量,简单地说是一个容忍度的问题。
容忍度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从各个方面看,德国与法国的容忍度在欧盟所有国家中已经很高,考虑到欧盟中还有一些如捷克、匈牙利等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接收过任何难民、同时又反对配额方案的国家,欧盟涉及难民接收的各成员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不大。
即便在今年下半年配额方案的以通过,也只能解决目前难民滞留意大利与希腊的问题。满载难民的小艇依旧会源源不断地从西西里以南、塞浦路斯以东的海岸向欧盟区涌来。联合国难民署于7月1日发表的题为《通往欧洲的海上之路:难民时代的地中海通道》(The sea route to Europe: The Mediterranean passage in the age of refugees)报告仍预计下半年从意大利、希腊、马耳他等国登陆的难民数量会继续上升。根据现行的欧盟关于难民管理的《都柏林公约》(Dublin Regulation,2013)相关规定,非法移民事务应由非法移民的第一入境国负责处理。意大利在接收海上非法难民问题上最为宽松。“它承载着难民船的希望,西西里岛通道也成了最繁忙的‘难民航路’。”(德国之声,Kirstin Hausen)这意味着南欧地中海沿岸等国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欧盟内关于难民接收问题上的矛盾势必激化,意大利有可能单方面违反欧盟关于难民接收的条约,向难民发放临时签证,将他们疏散至周边国家。
一旦这种强行疏散难民的计划被意政府采用,就意味着欧盟各国关系在难民问题上的彻底破裂。
为防止难民问题扩大而引起各国矛盾的激化,打击偷渡是一种解决方法。欧盟已经决定成立一支海军部队以打击地中海上的人口走私活动,基地设在意大利罗马。在北非、叙利亚局势不明显恶化的情况下,这支部队在短时间内减少偷渡人数是没有太大困难的。然而这类打击旨在截断一部分非法难民的海上通道,由此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地中海偷渡的成本更高。偷渡可能遭到打击的风险变高,但即便偷渡欧洲的风险再高,对于流离失所的难民而言仍旧是一条保障安全的选项;二是难民可能会转由陆上通道进入欧盟区,而连接了欧盟区与传统意义上中东地区的唯一国家就是土耳其。作为一个跨欧亚两洲的世俗主义共和国,土耳其一直尝试加入欧盟,为应对ISIS(伊斯兰国)在土叙边境的活动,土耳其配合北约军事行动在7月还加入了空袭的行列。一旦难民转向陆上通道非法经土耳其进入欧洲,势必增加土耳其及东南欧的不稳定性。
截断难民的交通线更多是一种为本国国内选民负责的政策,正如文章开头安格拉·默克尔的那句话不是说给面临被遣返困境的难民群体听的,而是说给正在收看这档德语电视台节目的德国观众们听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而欧盟的问题在于各成员国的外交不仅仅是本国内政的延续,更要与其他成员国一道相互配合。纵使在今年下半年,德法能够出色处理好本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它们依旧与那个有大量难民登陆的意大利以及那个出现了债务危机的希腊在同一条船上。为了维系当前欧洲一体化格局,各国势必要一起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难民接收方案已经如此艰难,若想要欧洲能够组织力量对中东的极端势力进行军事打击或对内战国家进行军事干涉,以便从源头处理难民潮问题,那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在短时间内恐怕是看不到了。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要保卫这个巴勒斯坦女孩13岁时在电视节目里所描述的欧洲价值观时,欧洲大陆反倒要寄希望于英吉利海峡对岸、甚至是欧洲价值观在大洋彼岸的其他继承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