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在有很多五花八门的“标准”,15万种之多,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是整个欧盟的标准种类的7倍。中国为什么这么喜欢制定标准?关于标准,观察者们发现了几个重要趋势,正是这些趋势,决定了各国的标准化策略。但中国的策略又是什么呢?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 Français
全球大部分标准化过程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之中运行的。ISO是NGO而不是联合国机构。ISO的理事会有20名成员,还包括一个类似于“安理会”的组织,包括六个“常任理事会”: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以及刚上任两年半的中国。
中国的国际化雄心
中国近期申请和美、英、德、法一样,成为技术管理委员会(TBM)的永久成员国。中国希望在政治和技术两方面强化对ISO的参与。2004年以来,中国代表已在ISO内的数个国际工作组任职。
中国对ISO的参与有了长足进步,目前30多个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主席是中国代表。每当有职位空缺时中国就提出申请。中国对技术组织的影响也提升很快,到2010年底:89%的技术组织有英国参与,而德国和中国分别以84%和82%紧随其后,中国已经超过了法国(80%)、日本(79%)和美国(75%)。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中国为在这些不同的标准化组织里取得独特、受承认的地位,做出了巨大努力。根据几项预测,未来四五年里中国所承担的职责将超过德国。
中国谨慎地选择了介入的领域,抓住了所有机会,采取了所有必需的手段,在这方面是其他国家不可比的。
很自然的是,中国选择了一些可能不太重要的领域,如观赏性烟花、中药等它专长的领域。中国对二手货物边境贸易的兴趣,可能是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但中国也在能源等战略性高的领域扮演了一定角色,尤其是沼气、煤层气,以及工业区整修项目中测量能源节约程度的技术规则。
中国对自然资源尤其是稀土的兴趣众所周知。中国代表还加入了铜与铜合金、塑料、镁与镁合金、铁合金等方面的委员会。中国还介入了轻金属容器、内燃机等领域,并以相对较松散的方式介入了刀具、装潢、厨房金工领域。除此之外,中国还与许多方面不断增强双边合作:与南非在服装与鞋的型号体系上合作;与德国在船舶、海运科技、机械、建筑材料方面;与加拿大在二氧化碳捕捉与储存、温室气体管理及相关活动方面;与韩国、日本在纺织品方面;与意大利在石油和管道运输体系方面;与英国在食品、茶叶产业,以及质量管理、统计技术应用、“六西格玛”应用方面;与瑞典在包装和环保方面;与土耳其在烟叶方面;与法国在与能效有关的课题方面。
中国的标准化准则
大多数国家缺乏实施标准化的法律框架,如英国、德国等,而中国是在这一领域建立法律基础的凤毛麟角的国家。中国的标准是由政府机构而不是产业制定的。中国的标准开发组织(SDO)是由政府主导、并由政府最终仲裁。利益相关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中国标准开发组织,取决于不同组织的政策。有的组织非常开放,有的则不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位于中国标准化体系的顶端,负责监管整个市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则只是确保技术性的监督。SAC几乎有部级单位的规格,拥有对各省、地区、部门和产业的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管理权,同时控制着不同的国家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CNIS)执行对标准的统计,中国标准出版社(SPC)负责对标准的推广,中国标准化协会(CAS)负责监督标准的普及。
中国的国家标准分为四类:强制性的国标(GB),国标推荐(GB/T),行业、产业、部门标准,以及省级标准。国标有3000-4000项,被视为技术性监管的一部分,涉及安保、卫生、工作环境、消费者保护、环保等方面。国标是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的基础。获得CCC认证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唯一途径,至少对外企来说是如此。在过去,中国企业所要满足的认证要求较少,但在爆发了几起媒体广为报道的事件(奶粉丑闻、玩具丑闻)后,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国标信息由CNIS编撰发布,但同时还有70多个NGO和研究机构有此职能,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严重破碎化。SAC负责确保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并防止它们被用作贸易壁垒,那样的话可能会接到WTO的通知。
国标推荐的数量要多得多,超过2.5万项,遍布所有的标准化领域,包括产品、工艺、商品、服务、防务等等。这些标准也是由CNIS以及70多个协会和研究机构编撰的。不过这些标准并不是CCC认证的基础,有一些已得到自愿认证。
具体的行业、产业、部门标准,据现有资料推断有10万项以上,数目庞大,但真正应用的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一。这些标准由特殊的部门单位以及产业协会、研究室等编撰。与其相关的市场准入问题也颇为复杂。其中大约15%是强制性的,经常被各部门的市场准入规定所援引,其与国际标准的匹配程度则取决于不同部门的规定。这些标准通常被视为选择性的,但对市场主体也可能造成严重问题,因为很多标准的强制性程度与全国性标准相当。WTO近期表达过对这类标准的担忧。
省级标准估计有约两万项,其中只有20%-30%是强制性的。这些标准是由地方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开发的,不过目前中央政府正在对这些标准实行清理政策,其影响将会减弱。
解析中国战略
通过设置法律框架、配置具体资源、采用既定程序,中国已明示其推进标准化的意愿。中国标准数量之多全球居首,总共有15万项,是欧盟的七倍。但尽管数量庞大,该政策背后的战略也是可解析的。
首先,在能源等领域,中国面临一定的热点话题,因而对标准的采用显得至关重要。一些人担心这些领域的标准化管制可能树立起新的贸易壁垒,如发动机领域。另一个热点话题是公共安全,如采矿科技、道路交通、防火等。中国舆论对这些问题日益敏感,对消费品事故和工业生产事故都不再容忍,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经常因此而遭受质疑。
正如“十二五规划”所预示的,标准化还被视为必要的产业政策。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对该问题展示出如此清晰的重视,只有中国如此坦率地承认标准化对其全球产业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看来,标准化和专利是普及科学知识、科技创新和产业技能的工具。一些人看到了标准化与控制市场准入之间的联系。
不过,中国介入国际标准化进程的能力依然有限。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问题,不过随着大批留学生的成长,这个问题将逐渐消失。但中国还需克服其他劣势。
首先是中国标准在国际上常被漠视。不过从东南亚开始,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市场的“重力效应”正在促进别国对其标准的认同。其次是中国标准通常是由政府而非产业主宰的,尤其是强制性标准,这方面需要引美国为鉴,后者对标准的随心所欲导致了一定的浪费。另外,中国并没有有效的机制来解决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冲突,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标准化系统也将始终是部分低效的。
2011年11月WTO公布了一份新的考察过渡效果的年度报告。日本和欧盟欢迎中国的努力,而美国态度更为严峻,批评中国在技术管制、标准与评估程序方面持续性地缺乏透明度,并抱怨有“成千上万的强制性产业标准”未能通知WTO,至少涉及58个产业领域,如石油、天然气、纺织品、汽车、环保等等。
美国还指责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必须从官方渠道购买标准文书,其价格并不高,但通常都不接受国际信用卡,而是要求中国银行账户。美国认为这实际上妨碍了在中国没有分支机构的美国企业、职业协会获取这些信息。美国还抱怨对这些标准的裁判与解释是模糊的,以至于让人难以接受其为公平。
中国政府表示在这方面将履行义务,但必需付出更多努力。